第二十七章:遇到“故人”
指挥车的轮胎碾过一具高度腐败的尸体,发出令人不适的“噗嗤“声。刘笙透过防弹玻璃窗,看着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如今的模样——街道两旁的商铺橱窗全部破碎,玻璃碎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一家便利店的门框上还挂着半截穿着店员制服的上半身,内脏像破败的彩带般垂落下来。
“注意三点钟方向,二楼窗口。“张建设突然按住耳麦,声音冷静得可怕。
刘笙顺着指示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睡衣的小女孩正拼命拍打着窗户。
她的嘴唇干裂,脸颊凹陷,但至少是活着的。一支战术小队立即呈扇形散开,武卒装甲的金属足底踏碎了一地碎玻璃。
“第七小队负责接应,第四小队建立警戒线。“张建设的声音通过车载通讯系统传出,“医疗组准备营养剂和隔离服。“
当第一个丧尸从巷口扑出时,刘笙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但还没等他发出警告,一声清脆的“砰“响彻街道。
那个丧尸的头颅像熟透的西瓜般炸开,黑红色的浆液呈放射状喷溅在身后的墙上。紧接着是第二枪、第三枪——每一发子弹都能精准地掀开一个天灵盖。
“7.62钢芯弹,“张建设注意到刘笙震惊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一发入魂。“
刘笙突然想起那些丧尸电影里的可笑场景——成群结队的丧尸顶着枪林弹雨前进,主角们却怎么也打不中头部。
现在亲眼目睹真正的军队作战,他才明白电影有多离谱。
“那些导演肯定没看过真正的枪战,“刘笙忍不住吐槽,“这准头,这杀伤力,丧尸能近身才见鬼了!“
张建设轻笑一声,指了指车外正在换弹匣的士兵:“特种部队的日常训练量,每人每年要打掉五万发实弹。就电影里那些摇摇晃晃的活靶子?“
车队继续向前推进,街道的景象越发惨烈。
一辆校车侧翻在路中央,车门处堆满了小学生的书包和鞋子——但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
红绿灯路口,斑马线上散落着各种个人物品:高跟鞋、公文包、摔碎的智能手机...
“发现生命体征!“通讯器突然传来急促的报告,“便利店地下仓库,两人!“
刘笙跟着突击队冲进超市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货架全部被推倒组成防御工事,地上散落着各种包装袋和空罐头。
最令人心惊的是角落里那堆用床单盖着的隆起——不用掀开也知道下面是什么。
“求求你们...救救孩子...“(日语)一个满脸污垢的中年男子虚弱地伸出手,他的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小女孩。
医疗兵立即上前接管,快速检查后汇报道:“严重脱水,但没有感染迹象。“
刘笙注意到墙上的日历停留在灾难爆发的那天,旁边用血写着日文“不要放弃“。
他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的人们不是生存能力差——而是在绝对的数量优势面前,普通人的抵抗终究有限。
回到指挥车上,刘笙看着战术平板上的实时画面。无人机传回的影像显示,三公里外的居民区还有零星的幸存者信号。
“为什么电影里的军队总是最后才出现?“刘笙忍不住问道,“而且一来就被团灭?“
张建设调整着地图比例尺,头也不抬地回答:“戏剧冲突需要呗。实际上...“他指了指屏幕上正在推进的装甲纵队,“就这种规模的尸潮,一个合成营的火力足够清场了。“
刘笙看着VN-5机炮将一栋建筑外墙连同后面的丧尸一起轰成渣,不由得点头赞同。
那些电影里被丧尸攻陷的军事基地,在现实里简直就是个笑话。
部队前进了那么久了,也没救到多少幸存者。
“刘队,你是不是在好奇为什么一路上没见到几名幸存者?”
安排完任务后的张建设看到刘笙在车窗边上,一直探头探脑的观察着前方的情况,并且嘴里默念着刚才送下来的幸存者。
“嗯,8名,这数量不太科学。”
刘笙嘀咕着。
8,对,前进了3公里了,那么大的前进队伍,只遇到了8名幸存者。
张建设把平板里面收集到的资料拿给刘笙面前,打开其中的几个无人机拍摄的视频。
“这个世界的情况,可能比我们在那部动漫中了解到的还要糟糕。”
视频里面的画面有些闪烁,似乎是受到了什么干扰,显示的正是一个巨大的大坑,并且周边还有大范围的建筑物基本都被摧毁,张建设解说道。
“你看这里,这是翼龙-20拍摄到的东京市中心,你没看错,检测到辐射,是he弹打击!从破坏的范围来看,当量不小。幸亏离我们这边的距离还很远,不然的话,估计我们会更加麻烦。”
张建设看着有些沉默的刘笙,叹了一口气道。
“在灾难面前,这个世界的人们并没有如同我们所设想的一般,团结一致,度过这把难关,而是相互猜疑,最后一起把这最后的信任小火苗都给掐灭。”
“并且现在的时间并不是你所说的时间,而是晚了半年,在食物紧缺,领导机关,重要部门又第一时间遭受致命打击,缺乏通讯引导,资源调配,救援没有的情况下,你指望这些没有囤粮习惯的霓虹人能有多大的幸存率?”
“半年么?”
刘笙也是第一次听到时间上的不一致,这让他有些后怕和担忧。
原来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居然不一致,一开始以为只是慢几天而已,没想到这次才几天的时间,按理来说应该最多晚一个多星期,没想到居然是半年!
如果关闭掉时空门再次开启的话,那该是多久?这谁也不敢赌,难怪出发前张建设千叮万嘱说不要关闭时空门是这个原因。
“在担忧你这个世界朋友们的家人么?”
看到陷入思考的刘笙,张建设好奇道,但是不等刘笙开口,马上补充道。
“等拥有一个机场后,很多大型的飞行器可以运输过来了,到时候可以有更快速更安全的运输方式,来搜寻。我们也已经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在屋顶绑红色布条作为幸存者标记的信息,希望这个区域的幸存者们还能接收到广播信息。”
“嗯,就按照你的安排来吧。我们尽快控制下机场后,才能有更多施展的空间。”
队友父母的命是命,去搜寻的队友的命难道不是命么?只能等待机场清理出来后,可以组装直升机和起降大型飞机后,才更安全方便。
……
军用匕首的刀尖在混凝土墙面上发出刺耳的刮擦声,南里香的手臂肌肉因用力而紧绷。
每一道刻痕都深深刻进墙面,仿佛要把这190天的绝望一同凿进去。
“第三十八个正字......“
她松开匕首,金属落地的清脆声响在空旷的航站楼里回荡。
指尖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最早的正字已经模糊不清,最近的几道还带着新鲜的混凝土粉末。
阳光透过破碎的玻璃穹顶,在这些刻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想死的人,死不了,不想死的,反而早早死了。“
她的自嘲在寂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刺耳。
声音撞上值机柜台,弹过安检通道,最后消失在登机口的阴影中。
南里香弯腰捡起匕首时,注意到地面上干涸的血迹——那是三个月前最后的战斗痕迹,如今已经变成了褐色的抽象画。
每日的巡视路线早已刻进骨髓。
南里香习惯性地检查着腰间的战术腰带,虽然上面只剩一个空枪套和一把匕首。
她的靴子踩在碎玻璃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A区值机大厅的自动门永远停在了半开状态。
几具穿着制服的尸体仍坐在服务台后,腐败的程度因为海风而减缓,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木乃伊化。
南里香熟练地绕过它们——在第30天时,她就放弃了埋葬所有人的妄想。
无它,尸体太多了,并且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浪费体力,所以只能优先清理出来一些休息区。
“早安,田中课长。“她对着最完整的那具尸体点点头,这个习惯从第100天开始养成。
尸体胸前的名牌已经氧化变黑,但南里香记得这个总是板着脸的机场管理者在最后时刻把唯一的防毒面具给了那个哭闹的小女孩。
B区的免税店像是被飓风席卷过。
货架东倒西歪,名表专柜的防弹玻璃碎了一地。
南里香的目光扫过那些散落的奢侈品,嘴角扯出一个讽刺的弧度。
在末日里,这些曾经让人疯狂的标价牌,现在连一张厕纸都不如。
南里香停在中央观景平台,这里能俯瞰整个跑道。
曾经整齐停放的客机现在像被孩童随手丢弃的玩具,有几架甚至侧翻在地,机翼折断。
最远处的那架ZF专机是她永远的痛——那里面本可以载着最后一批幸存者离开。
“真是讽刺......“她对着海风喃喃自语。
这个海上机场本应是完美的避难所。
炸断的连接桥隔绝了陆地的尸潮,自wei队和SWAT的重装备足够应付任何威胁。
直到那架载着“贵人“的直升机降落在三号停机坪。
南里香至今记得那个雨夜。
EMP袭击后的应急灯把走廊照得鬼影幢幢,而他们甚至不能检查那位议员袖子下的伤口。
当第一声尖叫从VIP休息室传来时,一切都晚了。
“保护要员“的指令变成了死亡判决。
武装士兵被锁在军械库外,而钥匙在已经尸变的防卫大臣口袋里。
南里香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旧伤疤——那是她徒手搏斗时留下的纪念。
南里香机械地走向她的“储藏室“——原本的头等舱休息室。
推开门时,铁锈味的空气扑面而来。墙上贴着的航线图已经发黄,她用红笔圈出的每个可能救援点都被打上了叉。
最后的补给整齐地码放在吧台上:三瓶矿泉水,半包盐,以及——她拿起那个皱巴巴的包装袋——最后一块压缩饼干。
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像是个遥远的笑话,那时世界还相信会有明天。
窗外,夕阳把跑道染成血色。南里香数着海平面上的波浪,想起那些被海啸卷走的游艇。
她曾花了整整两周试图修复一架直升机,直到发现燃油系统被EMP永久损坏。
“就这样吧。“她对着逐渐暗淡的天光举起水杯,里面是今天最后的配额。
玻璃杯碰在落地窗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与整个世界干杯。
远处,一只海鸥落在跑道尽头的指示牌上,歪头看着这个人类最后的堡垒。
“我的静香,我估计也快来找你了,估计在下面等急了吧。”
南里香想象着脑海中昔日友人可爱又迷糊的样子,嘴角咧出一丝微笑。
没错,南里香就没幻想过她那迷糊,神经大条的姬友会有存活的可能性。
除非是被人看上,抓去当xxx,可是这还不如去死。
见过更多罪恶的南里香比许多人更加了解那些达官显赫们的邪恶,人性的黑暗。
南里香仰躺在瞭望台的金属地面上,刺眼的阳光直射在她干裂的脸上。
190天的孤独求生让她的皮肤呈现出不健康的苍白色,只有脸颊两侧还残留着些许晒伤的痕迹。
她眯起眼睛,看着天空中飘过的云朵,幻想着自己就这样被太阳晒干,变成一具木乃伊。
“就这样结束也不错......“她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突然,一阵异常的嗡鸣声划破了死寂的天空。
南里香猛地坐起身,这个动作让她眼前一阵发黑——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的身体变得虚弱。
她摸索着抓起放在身旁的军用望远镜,金属镜筒被晒得发烫,几乎要灼伤她的手掌。
“这是......“
两架造型奇特的飞行器正从她头顶掠过,它们的外形既不像直升机也不像固定翼飞机,更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未来战机。
南里香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望远镜的视野也随之晃动。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调整焦距追踪着这两架飞行器的轨迹。
飞行器在机场上空约300米处悬停,它们的机腹突然打开,各自释放出一个金属柜子。
南里香屏住呼吸,看着这两个柜子在空中展开四组旋翼,稳稳地停在了半空中。
“垂直起降无人机?“她低声自语,这种技术远超她所知道的任何军事装备。
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每个金属柜的底部同时打开,数十个网球大小的黑色物体如蜂群般倾泻而出。
南里香快速心算了一下,每个柜子大约释放了20个小型飞行器。
这些微型无人机在空中迅速分散,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汇集成一种奇特的交响乐。
突然,其中一架小型无人机改变了航向,径直朝瞭望台飞来。
南里香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后背撞上了瞭望台的护栏。那架无人机在她面前约两米处悬停,机身上的多个摄像头闪烁着红色的光点。
“你好!我在这里!快来救我!“南里香用日语大喊,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尖锐。
她挥舞着双臂,生怕这架神奇的无人机错过她的存在。
190天的孤独求生在这一刻化为汹涌的情绪浪潮。
南里香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顺着脏兮兮的脸颊滚落。
她胡乱地抹了把脸,却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
“这到底是什么技术......“她盯着眼前这个科幻感十足的微型无人机,心中充满疑惑。
这种级别的装备,不像是她所知道的任何国家能够拥有的。难道是大漂亮秘密研发的新武器?
南里香转身准备爬下瞭望塔,她必须赶到断桥处——那里是唯一可能接近救援队的地方。
就在她抓住梯子的瞬间,余光瞥见了远处高空中的那个庞然大物。她猛地抬头,重新举起望远镜。
悬停在约500米高空的,是一架造型奇特的大型无人机。
它的翼展超过20米,机身上喷涂着一个醒目的标志——红色五角星内嵌两个汉字。
南里香的日语教育让她能够辨认出这是邻国的标志。
“这......事情有些魔幻
一家便利店的门框上还挂着半截穿着店员制服的上半身,内脏像破败的彩带般垂落下来。
“注意三点钟方向,二楼窗口。“张建设突然按住耳麦,声音冷静得可怕。
刘笙顺着指示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睡衣的小女孩正拼命拍打着窗户。
她的嘴唇干裂,脸颊凹陷,但至少是活着的。一支战术小队立即呈扇形散开,武卒装甲的金属足底踏碎了一地碎玻璃。
“第七小队负责接应,第四小队建立警戒线。“张建设的声音通过车载通讯系统传出,“医疗组准备营养剂和隔离服。“
当第一个丧尸从巷口扑出时,刘笙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但还没等他发出警告,一声清脆的“砰“响彻街道。
那个丧尸的头颅像熟透的西瓜般炸开,黑红色的浆液呈放射状喷溅在身后的墙上。紧接着是第二枪、第三枪——每一发子弹都能精准地掀开一个天灵盖。
“7.62钢芯弹,“张建设注意到刘笙震惊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一发入魂。“
刘笙突然想起那些丧尸电影里的可笑场景——成群结队的丧尸顶着枪林弹雨前进,主角们却怎么也打不中头部。
现在亲眼目睹真正的军队作战,他才明白电影有多离谱。
“那些导演肯定没看过真正的枪战,“刘笙忍不住吐槽,“这准头,这杀伤力,丧尸能近身才见鬼了!“
张建设轻笑一声,指了指车外正在换弹匣的士兵:“特种部队的日常训练量,每人每年要打掉五万发实弹。就电影里那些摇摇晃晃的活靶子?“
车队继续向前推进,街道的景象越发惨烈。
一辆校车侧翻在路中央,车门处堆满了小学生的书包和鞋子——但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
红绿灯路口,斑马线上散落着各种个人物品:高跟鞋、公文包、摔碎的智能手机...
“发现生命体征!“通讯器突然传来急促的报告,“便利店地下仓库,两人!“
刘笙跟着突击队冲进超市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货架全部被推倒组成防御工事,地上散落着各种包装袋和空罐头。
最令人心惊的是角落里那堆用床单盖着的隆起——不用掀开也知道下面是什么。
“求求你们...救救孩子...“(日语)一个满脸污垢的中年男子虚弱地伸出手,他的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小女孩。
医疗兵立即上前接管,快速检查后汇报道:“严重脱水,但没有感染迹象。“
刘笙注意到墙上的日历停留在灾难爆发的那天,旁边用血写着日文“不要放弃“。
他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的人们不是生存能力差——而是在绝对的数量优势面前,普通人的抵抗终究有限。
回到指挥车上,刘笙看着战术平板上的实时画面。无人机传回的影像显示,三公里外的居民区还有零星的幸存者信号。
“为什么电影里的军队总是最后才出现?“刘笙忍不住问道,“而且一来就被团灭?“
张建设调整着地图比例尺,头也不抬地回答:“戏剧冲突需要呗。实际上...“他指了指屏幕上正在推进的装甲纵队,“就这种规模的尸潮,一个合成营的火力足够清场了。“
刘笙看着VN-5机炮将一栋建筑外墙连同后面的丧尸一起轰成渣,不由得点头赞同。
那些电影里被丧尸攻陷的军事基地,在现实里简直就是个笑话。
部队前进了那么久了,也没救到多少幸存者。
“刘队,你是不是在好奇为什么一路上没见到几名幸存者?”
安排完任务后的张建设看到刘笙在车窗边上,一直探头探脑的观察着前方的情况,并且嘴里默念着刚才送下来的幸存者。
“嗯,8名,这数量不太科学。”
刘笙嘀咕着。
8,对,前进了3公里了,那么大的前进队伍,只遇到了8名幸存者。
张建设把平板里面收集到的资料拿给刘笙面前,打开其中的几个无人机拍摄的视频。
“这个世界的情况,可能比我们在那部动漫中了解到的还要糟糕。”
视频里面的画面有些闪烁,似乎是受到了什么干扰,显示的正是一个巨大的大坑,并且周边还有大范围的建筑物基本都被摧毁,张建设解说道。
“你看这里,这是翼龙-20拍摄到的东京市中心,你没看错,检测到辐射,是he弹打击!从破坏的范围来看,当量不小。幸亏离我们这边的距离还很远,不然的话,估计我们会更加麻烦。”
张建设看着有些沉默的刘笙,叹了一口气道。
“在灾难面前,这个世界的人们并没有如同我们所设想的一般,团结一致,度过这把难关,而是相互猜疑,最后一起把这最后的信任小火苗都给掐灭。”
“并且现在的时间并不是你所说的时间,而是晚了半年,在食物紧缺,领导机关,重要部门又第一时间遭受致命打击,缺乏通讯引导,资源调配,救援没有的情况下,你指望这些没有囤粮习惯的霓虹人能有多大的幸存率?”
“半年么?”
刘笙也是第一次听到时间上的不一致,这让他有些后怕和担忧。
原来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居然不一致,一开始以为只是慢几天而已,没想到这次才几天的时间,按理来说应该最多晚一个多星期,没想到居然是半年!
如果关闭掉时空门再次开启的话,那该是多久?这谁也不敢赌,难怪出发前张建设千叮万嘱说不要关闭时空门是这个原因。
“在担忧你这个世界朋友们的家人么?”
看到陷入思考的刘笙,张建设好奇道,但是不等刘笙开口,马上补充道。
“等拥有一个机场后,很多大型的飞行器可以运输过来了,到时候可以有更快速更安全的运输方式,来搜寻。我们也已经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发送在屋顶绑红色布条作为幸存者标记的信息,希望这个区域的幸存者们还能接收到广播信息。”
“嗯,就按照你的安排来吧。我们尽快控制下机场后,才能有更多施展的空间。”
队友父母的命是命,去搜寻的队友的命难道不是命么?只能等待机场清理出来后,可以组装直升机和起降大型飞机后,才更安全方便。
……
军用匕首的刀尖在混凝土墙面上发出刺耳的刮擦声,南里香的手臂肌肉因用力而紧绷。
每一道刻痕都深深刻进墙面,仿佛要把这190天的绝望一同凿进去。
“第三十八个正字......“
她松开匕首,金属落地的清脆声响在空旷的航站楼里回荡。
指尖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最早的正字已经模糊不清,最近的几道还带着新鲜的混凝土粉末。
阳光透过破碎的玻璃穹顶,在这些刻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想死的人,死不了,不想死的,反而早早死了。“
她的自嘲在寂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刺耳。
声音撞上值机柜台,弹过安检通道,最后消失在登机口的阴影中。
南里香弯腰捡起匕首时,注意到地面上干涸的血迹——那是三个月前最后的战斗痕迹,如今已经变成了褐色的抽象画。
每日的巡视路线早已刻进骨髓。
南里香习惯性地检查着腰间的战术腰带,虽然上面只剩一个空枪套和一把匕首。
她的靴子踩在碎玻璃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A区值机大厅的自动门永远停在了半开状态。
几具穿着制服的尸体仍坐在服务台后,腐败的程度因为海风而减缓,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木乃伊化。
南里香熟练地绕过它们——在第30天时,她就放弃了埋葬所有人的妄想。
无它,尸体太多了,并且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浪费体力,所以只能优先清理出来一些休息区。
“早安,田中课长。“她对着最完整的那具尸体点点头,这个习惯从第100天开始养成。
尸体胸前的名牌已经氧化变黑,但南里香记得这个总是板着脸的机场管理者在最后时刻把唯一的防毒面具给了那个哭闹的小女孩。
B区的免税店像是被飓风席卷过。
货架东倒西歪,名表专柜的防弹玻璃碎了一地。
南里香的目光扫过那些散落的奢侈品,嘴角扯出一个讽刺的弧度。
在末日里,这些曾经让人疯狂的标价牌,现在连一张厕纸都不如。
南里香停在中央观景平台,这里能俯瞰整个跑道。
曾经整齐停放的客机现在像被孩童随手丢弃的玩具,有几架甚至侧翻在地,机翼折断。
最远处的那架ZF专机是她永远的痛——那里面本可以载着最后一批幸存者离开。
“真是讽刺......“她对着海风喃喃自语。
这个海上机场本应是完美的避难所。
炸断的连接桥隔绝了陆地的尸潮,自wei队和SWAT的重装备足够应付任何威胁。
直到那架载着“贵人“的直升机降落在三号停机坪。
南里香至今记得那个雨夜。
EMP袭击后的应急灯把走廊照得鬼影幢幢,而他们甚至不能检查那位议员袖子下的伤口。
当第一声尖叫从VIP休息室传来时,一切都晚了。
“保护要员“的指令变成了死亡判决。
武装士兵被锁在军械库外,而钥匙在已经尸变的防卫大臣口袋里。
南里香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旧伤疤——那是她徒手搏斗时留下的纪念。
南里香机械地走向她的“储藏室“——原本的头等舱休息室。
推开门时,铁锈味的空气扑面而来。墙上贴着的航线图已经发黄,她用红笔圈出的每个可能救援点都被打上了叉。
最后的补给整齐地码放在吧台上:三瓶矿泉水,半包盐,以及——她拿起那个皱巴巴的包装袋——最后一块压缩饼干。
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像是个遥远的笑话,那时世界还相信会有明天。
窗外,夕阳把跑道染成血色。南里香数着海平面上的波浪,想起那些被海啸卷走的游艇。
她曾花了整整两周试图修复一架直升机,直到发现燃油系统被EMP永久损坏。
“就这样吧。“她对着逐渐暗淡的天光举起水杯,里面是今天最后的配额。
玻璃杯碰在落地窗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与整个世界干杯。
远处,一只海鸥落在跑道尽头的指示牌上,歪头看着这个人类最后的堡垒。
“我的静香,我估计也快来找你了,估计在下面等急了吧。”
南里香想象着脑海中昔日友人可爱又迷糊的样子,嘴角咧出一丝微笑。
没错,南里香就没幻想过她那迷糊,神经大条的姬友会有存活的可能性。
除非是被人看上,抓去当xxx,可是这还不如去死。
见过更多罪恶的南里香比许多人更加了解那些达官显赫们的邪恶,人性的黑暗。
南里香仰躺在瞭望台的金属地面上,刺眼的阳光直射在她干裂的脸上。
190天的孤独求生让她的皮肤呈现出不健康的苍白色,只有脸颊两侧还残留着些许晒伤的痕迹。
她眯起眼睛,看着天空中飘过的云朵,幻想着自己就这样被太阳晒干,变成一具木乃伊。
“就这样结束也不错......“她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突然,一阵异常的嗡鸣声划破了死寂的天空。
南里香猛地坐起身,这个动作让她眼前一阵发黑——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的身体变得虚弱。
她摸索着抓起放在身旁的军用望远镜,金属镜筒被晒得发烫,几乎要灼伤她的手掌。
“这是......“
两架造型奇特的飞行器正从她头顶掠过,它们的外形既不像直升机也不像固定翼飞机,更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未来战机。
南里香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望远镜的视野也随之晃动。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调整焦距追踪着这两架飞行器的轨迹。
飞行器在机场上空约300米处悬停,它们的机腹突然打开,各自释放出一个金属柜子。
南里香屏住呼吸,看着这两个柜子在空中展开四组旋翼,稳稳地停在了半空中。
“垂直起降无人机?“她低声自语,这种技术远超她所知道的任何军事装备。
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每个金属柜的底部同时打开,数十个网球大小的黑色物体如蜂群般倾泻而出。
南里香快速心算了一下,每个柜子大约释放了20个小型飞行器。
这些微型无人机在空中迅速分散,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汇集成一种奇特的交响乐。
突然,其中一架小型无人机改变了航向,径直朝瞭望台飞来。
南里香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后背撞上了瞭望台的护栏。那架无人机在她面前约两米处悬停,机身上的多个摄像头闪烁着红色的光点。
“你好!我在这里!快来救我!“南里香用日语大喊,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尖锐。
她挥舞着双臂,生怕这架神奇的无人机错过她的存在。
190天的孤独求生在这一刻化为汹涌的情绪浪潮。
南里香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顺着脏兮兮的脸颊滚落。
她胡乱地抹了把脸,却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
“这到底是什么技术......“她盯着眼前这个科幻感十足的微型无人机,心中充满疑惑。
这种级别的装备,不像是她所知道的任何国家能够拥有的。难道是大漂亮秘密研发的新武器?
南里香转身准备爬下瞭望塔,她必须赶到断桥处——那里是唯一可能接近救援队的地方。
就在她抓住梯子的瞬间,余光瞥见了远处高空中的那个庞然大物。她猛地抬头,重新举起望远镜。
悬停在约500米高空的,是一架造型奇特的大型无人机。
它的翼展超过20米,机身上喷涂着一个醒目的标志——红色五角星内嵌两个汉字。
南里香的日语教育让她能够辨认出这是邻国的标志。
“这......事情有些魔幻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