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武道宗师(求收藏,求追读)
自从坐上了杂役头子这个位置,李鹤清的日子便与之前一样,平日里醒来,便修习功法,到了饭点时,自然有其他杂役给他端过来。一时间,让李鹤清还有些不适应。
而朱涛走镖回来后,听了李鹤清的事情,便迅速来外院找他。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朱鸿。
“前辈。”李鹤清见二人前来,行了一礼。
朱涛闻声,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他无需多礼。随后却用略带歉意的语气道:“先前有趟急镖,所以你进入镖局的事情没安排好。”
李鹤清笑着摇了摇头,知晓他指的是谭俊的事情。
“不过那谭俊倒不是无名之辈,虽说他未入武师之境,但面对一般武师,也有一战之力,我听说,他在你手下,还没走过两招。”朱涛的话语略带试探。
顿了顿又道:“我先前传你那门《囚龙劲》你又有精进?”
李鹤清笑着点了点头:“前几日刚进入小成。”
朱涛闻声,已愣在原地,他传李鹤清《囚龙劲》不过两个月,李鹤清已将此门功法修至小成。
“难怪,难怪谭俊在你手下两招也熬不过。”
“前辈谬赞了。”李鹤清回了一句。
“还叫前辈,可就太见外了。”朱涛笑了一句,看着李鹤清,也越发顺眼起来:“若是不嫌弃,叫我朱叔即可。”
又扫了一眼一旁的朱鸿,朱涛倒是有些郁闷,如此天赋,为什么没在他儿子身上见到。他为什么偏偏又生的是个儿子,若是个女儿,或许还能与李鹤清,亲上加亲。
虽说朱涛与李鹤清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李鹤清却是十分感激前者的,若是没有他,即便有着金手指,也不会如此顺利的拿到武道功法。
然而想到此处,李鹤清又问道:“朱叔,我准备参加下一次的武师考核。”
朱涛闻声,点了点头。
虽说初次接触时,李鹤清说仅需一门功法强身健体,但后续展露出的心性与天赋,就让他明白,李鹤清迟早会走上武师这条路,并且一定比他远。
李鹤清挠了挠头,又道:“虽说准备参加考核,但对于武师这条路,我却什么不知道。”
朱涛笑了一声,道:“武师考核,无需太过在意,以你如今的水平,要通过半年后的考核,轻而易举。
所谓的武师考核,无非是些武道较量,那谭俊在你手上两招都走不过,我相信等到半年后,你恐怕已要进入气血境了。”
“气血境?”李鹤清喃喃了一句,这个词,之前廖定山也和他提过。
“嗯,人体一共有三百六十处窍穴,八大秘藏。突破前面六十处窍穴,便已算是进入了气血境,突破一百二十处窍穴,则算是神魂境,突破一百八十处窍穴,则是观心境。”朱涛解释道。
李鹤清闻声又道:“朱叔你现在是何境界?”
朱涛笑了笑,颇为自傲:“不才,修习三十五载,已破一百九十一处窍穴,观心镜。”
李鹤清闻言,点了点头,喃喃道:“一百九十一处窍穴,三十五年,一年只突破五处窍穴?”
似是听得李鹤清的声音,朱鸿笑道:“李兄,不是这么算的,起初几处窍穴,突破起来自然简单,但越是往后,窍穴也越难突破,到了神魂境之后,还需适配的武技与功法,才可突破窍穴。”
李鹤清闻言,点了点头。
此时朱涛也有些好奇李鹤清修习进度,便问道:“如今你,突破几处窍穴了?”
“十三处。”李鹤清淡然回答。
闻声,朱涛嘴角一抽。虽说他已做好心理准备,但仍旧感觉被刺激到。
他当年可整整花费八个月,才突破十三处窍穴,如今李鹤清,一个月不到,就做到了。
“朱叔,境界,只看窍穴突破的多少吗?”
“嗯,你应该有所感觉,所谓突破窍穴,便是了解自身,将人体潜能发挥最大。人体绝大多数的潜能,都是藏在这三百六十处窍穴之中。”
得到解答,李鹤清又问道:“那武师?”
朱涛笑道:“所谓的武师考核,不过是大离王朝的一个幌子罢了,变相税收。二十年前,只有成为了气血境的武者,才有资格通过武师考核。
到了后面,国库空虚,大离王朝便不断把武师考核的标准下调,到了现在,一些仅突破了一两处窍穴的武者,都可以通过武师考核了。”
李鹤清没想到大离王朝还有这一出,原以为武师考核是个多难的事情,如今听朱涛一说,心下便有了底。
同时也明白,难怪许多武师,去做衙役,做镖师,想来是这个武师考核的含金量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此刻,李鹤清对于武师考核的兴趣,明显少了几分。
察觉到李鹤清的变化,朱涛又道:“虽说武师考核的标准降低,但是大离王朝也增加了一项武道宗师考核。只不过,这个报名费,也相应增加了。”
李鹤清点头表示理解,为了税收嘛,不寒碜。
“武道宗师考核,在武师考核的一个月后,报名门槛便是气血境,也只有成为了武道宗师,才能在大离王朝开设武馆。
若你能通过武道宗师考核,即便日后不开设武馆,哪怕在镖局,至少也是个乙等镖师。若是你要进入朝野,也会被安排个十分不错的职位。毕竟如今的大离王朝,武师可谓一抓一大把,但是武道宗师,可并不多。”
李鹤清点了点头。
对于开设武馆,他没什么兴趣,至于进入朝廷为官,他自知也不是这块料。习武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改善生活,活的更有尊严。
“好,谢谢朱叔。”
见李鹤清眼神中又闪着些许光,朱涛又道:“不过你还年轻,习武资质可谓前无古人,在我看来,两年之内,你必能通过武道宗师,十年之内可到观心镜,所以也无需着急。”
朱涛见过的天才不少,但他也知道,习武一道讲究一步一个脚印,他见过太多天才急功近利,到最后反倒误入歧途。
所以便再三叮嘱李鹤清。
李鹤清自然也知道这些道理,当下便连连点头。
而朱涛走镖回来后,听了李鹤清的事情,便迅速来外院找他。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朱鸿。
“前辈。”李鹤清见二人前来,行了一礼。
朱涛闻声,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他无需多礼。随后却用略带歉意的语气道:“先前有趟急镖,所以你进入镖局的事情没安排好。”
李鹤清笑着摇了摇头,知晓他指的是谭俊的事情。
“不过那谭俊倒不是无名之辈,虽说他未入武师之境,但面对一般武师,也有一战之力,我听说,他在你手下,还没走过两招。”朱涛的话语略带试探。
顿了顿又道:“我先前传你那门《囚龙劲》你又有精进?”
李鹤清笑着点了点头:“前几日刚进入小成。”
朱涛闻声,已愣在原地,他传李鹤清《囚龙劲》不过两个月,李鹤清已将此门功法修至小成。
“难怪,难怪谭俊在你手下两招也熬不过。”
“前辈谬赞了。”李鹤清回了一句。
“还叫前辈,可就太见外了。”朱涛笑了一句,看着李鹤清,也越发顺眼起来:“若是不嫌弃,叫我朱叔即可。”
又扫了一眼一旁的朱鸿,朱涛倒是有些郁闷,如此天赋,为什么没在他儿子身上见到。他为什么偏偏又生的是个儿子,若是个女儿,或许还能与李鹤清,亲上加亲。
虽说朱涛与李鹤清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李鹤清却是十分感激前者的,若是没有他,即便有着金手指,也不会如此顺利的拿到武道功法。
然而想到此处,李鹤清又问道:“朱叔,我准备参加下一次的武师考核。”
朱涛闻声,点了点头。
虽说初次接触时,李鹤清说仅需一门功法强身健体,但后续展露出的心性与天赋,就让他明白,李鹤清迟早会走上武师这条路,并且一定比他远。
李鹤清挠了挠头,又道:“虽说准备参加考核,但对于武师这条路,我却什么不知道。”
朱涛笑了一声,道:“武师考核,无需太过在意,以你如今的水平,要通过半年后的考核,轻而易举。
所谓的武师考核,无非是些武道较量,那谭俊在你手上两招都走不过,我相信等到半年后,你恐怕已要进入气血境了。”
“气血境?”李鹤清喃喃了一句,这个词,之前廖定山也和他提过。
“嗯,人体一共有三百六十处窍穴,八大秘藏。突破前面六十处窍穴,便已算是进入了气血境,突破一百二十处窍穴,则算是神魂境,突破一百八十处窍穴,则是观心境。”朱涛解释道。
李鹤清闻声又道:“朱叔你现在是何境界?”
朱涛笑了笑,颇为自傲:“不才,修习三十五载,已破一百九十一处窍穴,观心镜。”
李鹤清闻言,点了点头,喃喃道:“一百九十一处窍穴,三十五年,一年只突破五处窍穴?”
似是听得李鹤清的声音,朱鸿笑道:“李兄,不是这么算的,起初几处窍穴,突破起来自然简单,但越是往后,窍穴也越难突破,到了神魂境之后,还需适配的武技与功法,才可突破窍穴。”
李鹤清闻言,点了点头。
此时朱涛也有些好奇李鹤清修习进度,便问道:“如今你,突破几处窍穴了?”
“十三处。”李鹤清淡然回答。
闻声,朱涛嘴角一抽。虽说他已做好心理准备,但仍旧感觉被刺激到。
他当年可整整花费八个月,才突破十三处窍穴,如今李鹤清,一个月不到,就做到了。
“朱叔,境界,只看窍穴突破的多少吗?”
“嗯,你应该有所感觉,所谓突破窍穴,便是了解自身,将人体潜能发挥最大。人体绝大多数的潜能,都是藏在这三百六十处窍穴之中。”
得到解答,李鹤清又问道:“那武师?”
朱涛笑道:“所谓的武师考核,不过是大离王朝的一个幌子罢了,变相税收。二十年前,只有成为了气血境的武者,才有资格通过武师考核。
到了后面,国库空虚,大离王朝便不断把武师考核的标准下调,到了现在,一些仅突破了一两处窍穴的武者,都可以通过武师考核了。”
李鹤清没想到大离王朝还有这一出,原以为武师考核是个多难的事情,如今听朱涛一说,心下便有了底。
同时也明白,难怪许多武师,去做衙役,做镖师,想来是这个武师考核的含金量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此刻,李鹤清对于武师考核的兴趣,明显少了几分。
察觉到李鹤清的变化,朱涛又道:“虽说武师考核的标准降低,但是大离王朝也增加了一项武道宗师考核。只不过,这个报名费,也相应增加了。”
李鹤清点头表示理解,为了税收嘛,不寒碜。
“武道宗师考核,在武师考核的一个月后,报名门槛便是气血境,也只有成为了武道宗师,才能在大离王朝开设武馆。
若你能通过武道宗师考核,即便日后不开设武馆,哪怕在镖局,至少也是个乙等镖师。若是你要进入朝野,也会被安排个十分不错的职位。毕竟如今的大离王朝,武师可谓一抓一大把,但是武道宗师,可并不多。”
李鹤清点了点头。
对于开设武馆,他没什么兴趣,至于进入朝廷为官,他自知也不是这块料。习武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改善生活,活的更有尊严。
“好,谢谢朱叔。”
见李鹤清眼神中又闪着些许光,朱涛又道:“不过你还年轻,习武资质可谓前无古人,在我看来,两年之内,你必能通过武道宗师,十年之内可到观心镜,所以也无需着急。”
朱涛见过的天才不少,但他也知道,习武一道讲究一步一个脚印,他见过太多天才急功近利,到最后反倒误入歧途。
所以便再三叮嘱李鹤清。
李鹤清自然也知道这些道理,当下便连连点头。
好书推荐: